[微风]1937年,李服膺作为一个抗战前线的军长,他与日军死战1

2023-08-08 12:01:05 个人图书馆-铁血老枪


(资料图)

[微风]1937年,李服膺作为一个抗战前线的军长,他与日军死战10天10夜,谁曾想战斗刚结束,就被行刑人拉倒棺椁面前枪毙,而在临死前行刑人却连说了三声“对不起”。这是为何?阅读此文前,麻烦您点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1937年7月,抗日战争爆发。在卢沟桥一线,日军猛烈进攻,形势危急。此时,晋绥军中一位名叫李服膺的军长接到命令,率领手下残部奋勇抵抗。李服膺此前参加过北伐战争,深得晋绥军领袖阎锡山赏识,被称为“十三太保”之一。他指挥的六十一军,仅相当于一个师的兵力,但名义上军比师更高,目的是增加士气。面对兵力悬殊的日军,李服膺接受了阎锡山“以少胜多”的艰巨任务,先后在天镇和阳高一线与敌人血战十天十夜。他不顾重围深入前线,鼓舞士气,同甘共苦。双方伤亡惨重。日军见无法突破,开始使用燃烧弹与毒气弹。李服膺眼看部队濒临崩溃,只得下令撤退。此时,一道急电传来,命令李服膺赶往太和岭参加军事会议。李服膺对上级仍然绝对服从,丝毫没觉察端倪。赴会途中却被阎锡山派出的宪兵抓获,随后就地处决。李服膺死前一刻,枪决行刑官三次低声说“对不起”,似在表达无法挽回的歉意。李服膺并不知道,上级此举,是要以他为代罪羔羊,为自己推卸在抗战中指挥失误的责任。阎锡山借口李服膺“擅离职守”,枉顾其英勇抗敌的事实。此事迅速在军中传开,许多人不满阎锡山的做法。李服膺的老战友傅作义更是痛心疾首,毅然决定与阎锡山决裂。李服膺殒命后,阎锡山为平息众怒,多次下令封锁消息。但真相终究大白于天下。一个忠勇的战士,死于暗箭,使阎锡山的威信大损。李服膺虽然结束了短暂但光辉的一生,却因死亡洗清了冤屈,名声更远。他成为抗战历史上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。李服膺作为一个忠诚的军人,他的英勇抗敌和绝对服从的精神一直是人们所称颂的。然而,他的壮举并没有得到阎锡山的认可。反而在他最需要支持和关爱的时候,却从自己的上级领导中遭到了背叛和刁难。这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,战争中的人性和权力斗争,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复杂和残酷。然而,正是在这种情况下,李服膺表现出来的坚韧和勇气,却深深地打动了人心。他始终坚持抗战,用自己的生命为祖国和民族献出了最后的力量。在他去世后,人们对他的感激和敬仰,也随之升华。他的壮举成为人们敬仰的标志,他的名字也因此传颂至今。通过李服膺的历史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因其个人行为和精神信仰而成为英雄的光辉。我们需要学习他的精神,不断坚持和追求自己的信仰,坚定自己的追求并为此去行动。这样,在遇到挫折或者困境时,我们才能更加坚定并有力地行动,永不言败。总之,李服膺的事迹将永远为我们指引着前方的道路。我们应该秉持着他的精神,为中国的繁荣和文明的进步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民族的荣光。